⑤普洱心形紧茶:传统普洱心形紧茶制作过程分称茶;蒸茶、压制、定型脱模、干燥、包装等工序。传统普洱紧茶选普洱散茶为原料,蒸至柔软后倒人紧茶布袋之中,由袋口逐渐收紧,同时按顺时针方向紧揉袋中之茶,使之形成心脏形茶团,即制成传统普洱心形紧茶。
传统普洱心形紧茶每七个以竹笋叶包装为一包,称之为一“筒”,十八筒装一篮,两篮为一担,约重55千克,昔日传统普洱心形紧茶主要销往西藏,少数外销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
⑥普洱竹筒茶:又名“香竹筒普洱茶”,亦称“潞西香竹筒茶”,为云南潞西南宝茶厂生产的紧压绿茶或紧压普洱茶。1990年研制。用一级大叶种晒青毛茶或一级普洱茶紧筑在新鲜的香竹筒内烘烤干剖开竹筒而制成。用青毛茶制成的称“香竹筒青茶”;用普洱茶制成的称“香竹筒普洱茶”。前者清香味鲜,汤色青绿,叶底嫩匀。后者清香味浓。
传统普洱竹筒茶制作以普洱晒青毛茶为原料,加工方法独树一帜,别具风格,有着浓厚的民族风味。制作时将一级普洱晒青毛茶放人底层装有糯米的甑内蒸软后,再放人竹筒内,边装边压紧打实,放在烘架上以文火徐徐烤干,冷却后割开竹筒,外用包装纸包装。这种传统的普洱竹筒茶既有茶香,又有竹香和糯米香,竹香和茶香交融。传统普洱竹筒茶白毫显露,汤色黄绿明亮,是待客的普洱茶珍品。
⑦千两茶:据称,千两茶由“花卷茶”演变而来。“花卷茶”生产有百余年历史。清道光元年(1821)陕西茶商委托安化茶行收购黑茶,踩捆成包,制成“澧河茶”。后改成圆柱形的“百两茶”。清同治年间晋商“三和公”茶号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较好黑茶,增加重量,用棕与篾片捆压而成“花卷茶”,每支净重1000两(16两老秤,合37.27千克)称“千两茶”。呈圆柱形,长5尺(166.5厘米),圆周1.7尺(56厘米),紧实似楠木。
周红杰先生在《云南普洱茶》一书中介绍“千两普洱”时说:“‘千两茶’——原产于湖北,古代千两茶高1.4米,直径20厘米。因以1删两重而得名(古时16两为1市斤,千两约为32千克)。云南民国年间景东一带也生产,主要调往‘蒙化’(巍山),当地老辈茶人称‘松花茶,。
此千两茶以云南双江积压晒青陈茶,用当地出产龙竹编篓,以人工冲制,后再经自然‘发花’后熟而成。竹篓包装形式区别于‘花卷’,为旧时云南千两茶原样。茶性不同于安化黑茶,也有别于云南传统普洱,个性鲜明。”
⑧散茶:制茶过程中未经过紧压成型,茶叶状为散条形的普洱茶为散茶,分为用整张茶叶制成的索条粗壮肥大的叶片茶,也有用芽尖部分制成的细小条状的芽尖茶。
传统普洱散茶加工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加工制作而成,其品质具有味浓、耐泡、香醇的特点。普洱散茶的制作要经过杀青、揉捻、晒干,制成晒干毛茶,而后经适度潮水渥堆、晒干、筛分而制成普洱散茶。